跪拜之礼。朱元璋点点头道,“平身吧,起来说话。”
我一直不敢抬头看朱元璋,这才意识到一个真理,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人,没有一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的气势就已经足以将我们震慑。
可是这个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到了晚年似乎很想努力营造一种和蔼可亲的形象,他非常温和的说道,“这位小旗,抬起头来给朕瞧瞧。”
我反应了一下,知道他是在说我,连忙抬起头来。这时候我才真正看到朱元璋的脸。他确实和历史书上那张“鞋拔子脸”的画像极其神似,有些凶相,但是岁月的风霜已经消磨了其中很多狠戾,遗留下的是平和与睿智。
第25章.24.父子芥蒂(2)
朱元璋仔细的打量了我一番,对着越龙城笑了起来,“这丫头文文静静的,被你们弄到四儿府里,也是为难。”
越龙城答道,“锦衣卫署所有人员,不论男女,全部经过千挑万选,严格训练,为皇上办事是尽应尽的职责,更是万世的荣耀,不存在半分为难。”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龙城啊,不懂怜香惜玉。”说完,他已经转向我,脸上带着些残余的笑意,问道,“你叫……”
“小臣赫连漪。”我答道。这是我进来之后第一次开口,声音发出来之后,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颤抖,不知他们二人有没有听出来。
“赫连漪,你在燕王府里也有一年了吧?”
“回皇上,有一年了。”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收回了所有的笑容,端坐在椅子上,饶有兴味的看着我问道,“燕王府里这一年来,可还太平?”
这才是他把我这样的小旗召进来的直接目的,为的就是问这一句。
我想若不是出了朝廷内关于朱棣密谋不轨的传闻不断,只怕我这辈子,也没有机会以一个从七品小旗的身份踏入这皇宫半步。
我舒了一口气,捋了捋嗓子,抬头看着朱元璋,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这一年在燕王府里,但见燕王爷在外严防边关,恪尽己守,在内便悉心教导几位世子,对皇上和淑妃娘娘也是思念有加,时常与王妃二人提起。并未有半分不当之举。”
朱元璋听了我的话,脸上若有所思,半天没有做声,最后长叹一口气,说道,“燕王自幼便心高气傲,如今已至而立之年,虽有收敛,在旁人看来,终究还是盛气凌人。朕让你们锦衣卫安插眼线在他府里,并不是不顾父子情谊,对他有所怀疑,也是想知道他是否渐渐能收敛锋芒,更学会韬光养晦之道。”
“皇上虽贵为九五之尊,但是爱子之心必与天下所有父母一般,任何行为都是为子女着想,希望他们能够更好。燕王若是知道皇上这一番良苦用心,必更加孝顺敬爱皇上。”我看着这个虽然垂暮,却将天下江山一手在握的老人,谈到子女时竟也有些伤怀,便安慰道。
越龙城听我说完这段话,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我,似乎在怪我多嘴。
没想到朱元璋却点头称赞,颇有遇到知音的意思,“还是你们女儿家心思细腻,知道为人父母的用心。只可惜,朕的几位公主都已经嫁出去了,平时也没人能够给朕说这些话了。你,很好。”
越龙城怕我再说什么僭越的话,连忙抢道,“皇上谬赞。赫连还不快谢皇上。”
我也意识到方才太过冲动,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多说多错,还是朱元璋问一句答一句的稳妥,“皇上谬赞。”
朱元璋摇摇头,“朕已经很久没有听过什么人跟朕说这么有心的话了。赫连今儿这几句话,倒是叫朕有些伤怀。四儿那小子,是块璞玉,琢磨好了,必有大才,若是有半点偏差,那后果不堪设想。朕对他严苛,也是想让他成大器,不知他心里是不是会有芥蒂。”
第26章.25.升官
我想了想,答道,“王爷乃是皇子,虽不及皇上英慧,终究也是人中龙凤,皇上这番苦心,连赫连这样的小人都懂,王爷岂有不懂之理?”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爱之深责之切,只怕最最不懂的人偏是朕最疼爱的孩子们。”他抬起手中一本奏折,突然皱眉,“此番燕王回京,徐辉祖可有接风?”
我心里咯噔一下,徐辉祖乃是徐云华的大弟弟,为姐夫姐姐接风洗尘本本是很正常的事儿,只是这朱元璋生性多疑,到他这里,难免会被解读为朱棣一回京城便结交党羽,抱团营私。
正想怎么为朱棣挡一下,朱元璋已经挥挥手道,“你们下去吧,朕乏了。”
我和越龙城连忙跪安,正准备往外退,朱元璋忽道,“龙城,赫连年轻,看起来也是个聪明的丫头,做个小旗委屈她了。回头把她的令牌换成百户吧。”
越龙城对我笑道,“还不谢恩!”
我知道自己这是升职了,虽然升不升职于我来说并无所谓,但是依旧装出一副欣喜的模样,,连忙跪下,“谢主隆恩!”
这面一次圣,动辄便是跪,出来的时候,我的膝盖已经痛得不行了。越龙城看着我的样子,啧啧道,“没想到皇上还挺看重你呀?”
我白了他一眼,“你难道以为我稀罕一个百户的官衔?”
越龙城挑眉,“我自然知道你风轻云淡,看不上这些虚衔。只是你方才在皇上面前,未免太过多嘴!幸亏说了那么多,并没有出格的话,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