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我知道来的会是你。怨恨我不讲交情?几年内,金必灭辽。宋亡必然。你呀,保障自己时也巧妙干点好事,就象对我那样,谁说宋亡了你就得绝路了?你也能干出丰功伟业。宦官也能有明媚春天.....我可提醒你了,别说我不够意思啊。你若只求眼前得意,就别怨别人无情无义。天道轮回,一切罪恶,终得清算.
这就是纸条的内容,没头没尾的。
谭稹飞快地读罢,却不禁喜出望外:“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欧阳够君子够仗义,不会轻蔑咱家的一片真心美意,不会就这么不声不响抛弃了咱家.....”
他喜极而泣,却不耽误迅速把纸条折好仔细收入贴心的胸口藏好,又飞快擦干净眼泪......
至此,谭稹已经完全敢确定欧阳珣病重是伪装的假象,所谓带病出征是为了打败辽国,保宋王朝能挺下去,尽心做个了结,对得起国朝了,顺便就势脱身,潇洒而去,从此海阔天空......
欧阳珣不愧是绝顶智者,什么都早早看得通透,一切早算计好了,或许从看到文成侯的悲惨下场起就醒了脑子,或许被权邦彦悲愤潜逃打击醒了,为朝廷尽力做事却已准备好随时抽身而去.....进退自如。朝廷这帮满心只有私欲者利令智昏,哪是对手,全绑一块儿也玩不过人家.....
至于欧阳珣能逃哪去......
反正肯定不是投了辽国。应该是投了海盗。
欧阳珣人品能力皆上上,无罪无恶,完全有资格加入海盗国,还能得重用.....咝,在西北逃的?从那投海盗可难了。再说,海盗也不收人了,只管按时收茶叶茶树苗和朝廷所欠的金银.....最近半年连盐等贸易都全停了,不在意这了,平时根本不出现了.....
谭稹的脑子飞快琢磨着,心里迅速有了判定,欧阳珣定是从无人区投了西南王。大理国可是海盗番国。先投容易加入的大理干着,干出成绩,展示了本事,以后可以再体面地投海盗嘛......
对,一定是这样。
先跑了的权邦彦只怕也是如此。
那种志向高远的士大夫大才哪会委屈自己家当山林野人在窝囊艰难凶险中默默无闻死去.....
说不定欧阳珣和权邦彦早就约好了....权邦彦在朝廷这干不下去了,随时有性命危险,于是当机立断举家跑了,保命先去了大理趟路子.....说不定,欧阳权二人此时正在西南击掌欢庆.....
谭稹越琢磨越清晰,想着小纸条的承诺,心更安稳了。
咱家也是有铁铁后路的人了.....再不用日夜惊恐哪才有活路。
他代皇帝掌管秘谍司,监控皇城司,皇家如今又在地方驻扎着那么多监察宦官,各地宦官团上报大内的材料,他都能了解掌握,如今自然对宋王朝上上下下的实际情况多有了解。
他清楚:朝中和地方官员也没傻子,怕是私下无不在拼命为自家找后路,自然首先想讨好安稳的大理国,所以马匹、铜钱铜器矿产、粮食等西南要的流往西南这么惊人快,可惜,大理国只收好处不收人,始终没有明确承诺。可能是海盗为了利益特意限制大理国壮大,不准西南王通过收宋官轻松收取南方甚至整个宋国领土。所以宋官心中没底,就聪明地同时着手几乎是死路的第二条后路,才出现那么多私通辽国的官员,无疑盘算着先投辽,后投金,终得活路保富贵.....
想到这个,谭稹心情更爽了。
哼哼,你们这些所谓的士大夫大才,所谓的威武干城勋贵,想投西南却怎么努力也不可得。人家根本不稀得要你们。而咱家虽是个阉宦废人却已有了保障。你们聪明算计得太过头了......
可是,现在怎么回复太上皇呢?
谭稹低头看着那本春秋。
春秋是讲大义的,春秋大义,这点常识,读过书的谭稹还是知道的。
他心思又一动:欧阳珣从不做没意义的事。以春秋盖纸条,怕是不止是委婉提醒他越是在国家危难局势混乱不清时越是要坚持大义。
他不禁伸手再次拿起书,小心翼翼吹去书面上的灰尘,然后翻过来瞧向翻开扣着的这两页内容,看到页面上果然写着漂亮的红色小字,却不是读书人习惯的那种批注看法,而是另外的话。
越是忠心为国有才肯干肯牺牲有大功的,越是得吃苦冒险,逼着早死掉;越是腐烂王朝加快灭亡的奸贼小人纯废物祸害,却越是哄着惯着宠着在京在地方享福,既不用吃苦遭罪冒险牺牲也不用费心正事,大宋王朝啊,你就是个笑话。为这个国家,我尽力了,能做的,我全力都做了,以后,我在一边静静欣赏着大宋王朝接着上演更多更精彩的笑料。你们皆是天才,真逗。
看完书上这些“批注”,谭稹歪鼻子扭眼,脸不断变幻形状,他不知该是什么心情......
这无疑是欧阳珣特意留给赵佶父子的最后留言了,是嘲讽,嘲讽得太狠辣,也是劝谏.....这,这能给太上皇看到吗?就太上皇那高傲自大虚荣之极性子,看到这个还不得气疯了?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招呼:“总管大人,你在吗?”
是周游,显然等得时间长了,担心谭稹有事,忍不住过来查看了。
谭稹对周游的忠心细致能干又懂事很满意,想着周游若是能一直如此,不妨带着此人和那些忠诚堪用的秘谍等人走上那条活路。有此势力,等到了西南王那,自己也显得还有使用价值。
想着这个盘算,谭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