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嘛。
胤禩毫无悬念地被皇帝以从政为名引诱到了乾清宫,贴身侍候笔墨书札。
吴良辅很有眼色地让贤。
胤禩很紧张,因为他在毫无准备之下乾清宫遇见自己外祖岳父大人。
安亲王很诧异地瞄了一眼皇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抬进宫里的又一个女人,这是打算效仿汉人红袖添香啦?
皇帝不遗余力地制造机会看老八笑话,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
彼时大清入关不久,亲口颁下“后宫不得干政”祖制皇太后正干政得欢快。关外旗人家中福晋掌管后院丈夫家产,位高权重,会盟时亦说得上话。更何况有太后杵在后宫珠玉在前,安亲王对皇帝抬出新宠并未觉得天理不容,至多猜测小皇帝打算拉拢自己与太后分庭抗理了。
议政过程胤禩十分谨慎地没有开口,他太了解雍正,恨不得把举国事务一把抓了,事无巨细亲自过问,最恨旁人干权。他初来乍到还是多听少说,慢慢来。今日议政不过修订八旗旗下官员死罪缓免例,没什么需要他出面的,他只需适时磨磨墨,递个茶就好。
皇帝与安亲王逐条商议免罪例,很快宫门落匙时间到,皇帝准了安亲王道乏,转头对胤禩道:“如何?今日可有斩获?”
胤禩觉得这口气仿佛当年皇考御前考校,诡异得很,于是斟酌词汇道:“皇上君臣之间相得益彰,安亲王堪比当年十三郎。”
胤禛睨过去,老八这是故意的吧,这个时候提起老十三,给你外祖岳父脸上贴金?
不过他还是就事论事:“安亲王的确还算得用,可惜他还在朕与太后之间摇摆不定。”皇帝捻起杯子转动,年纪太小就是麻烦。再有能力大臣也将信将疑。他要架空太后,还得赶快行动才行,后宫有老八在,倒能放下心来。
胤禩也在琢磨这件事,处处制肘的感觉真不大好。
晚膳当然摆在承乾宫里,皇帝除了宣政,这一整天都和新晋贤妃腻在一起,并且之后一连七日也是如此。
这个消息在后宫中传播开来,一大拨观望的人决定继续蛰伏安分度日,但总有几个不愿看见有人一家独大的要寻机生事。
卧病的皇后首当其冲来寻胤禩麻烦。
这日胤禛刚上朝,胤禩还在被窝里猫着补眠,就被皇后宫里的嬷嬷踢馆,口称皇后宣召。
胤禩琢磨一下,不去理亏,去了受点委屈,如果情势不妙干脆直接端掉皇后,孝惠皇后要好对付的多。太后肯定也在观望,给她个由头也好。
皇帝下朝之后等着贤惠弟弟如同往常一般自己送上乾清宫陪自己听政,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影,暗自不爽。安亲王察觉圣躬不豫,忙找了借口先行退下。
皇帝很快知道早朝之中贤妃被皇后叫去了,至今未归。这个消息让皇帝很恼火,老八你不是号称后宫交给你么,怎么还让朕操心?
很快皇帝的眼线再老报知,贤妃娘娘从辰时二刻起就一直在坤宁宫外跪着,刚才晕倒了被抬回承乾宫。
怎么回事?胤禛不理解了,老八这是打算逼朕搞掉皇后了?他不至于连这点手段也没有吧?不过想想皇后背后的人,胤禛默了,老八黑心得还是打算推朕出去对付老祖宗啊。
皇帝满腹都是对可恨弟弟神来一笔的怨念,但他为了维持“帝王专宠贤妃”的形象,不得不自己当打手亲自上阵,先是一阵风冲进坤宁宫,劈头盖脸将满腔怒火发泄在尖酸刻薄的皇后身上,等他觉得气息平顺了,才有一股脑直奔慈宁宫。
这一次皇帝吵出“皇后骄奢善妒朕已极不喜,出言刻薄何以母仪天下?若她不能存身正本修身养性,再敢在后宫生事为难朕的人朕就让她做不成皇后”。
太后当然知道皇后为难贤妃,她本意就是刻意旁观,借机打压。但要是真闹到废后事情就难看了,宠妾灭妻的名声不好听。于是太后圆和道:“这件事情皇后的确有错,久病缠绵之人难免怨怼。更何况贤妃入宫之后除了第二日,再无给皇后请安的意思,皇后出身尊贵,不满也属寻常。”
胤禛觉得这个借口真是烂到家了,世祖朝的皇后准则和雍正朝差太多了。他觉得废后还差点火候,不过倒是可以争取争取别的东西:“皇额娘的意思,是皇后因病脾气无法自制罚了贤妃,就当揭过?儿臣请问皇额娘,其身不正,何以服众?”
太后对着突然强势并且无赖的儿子有些头痛,当然这个儿子叛逆还是从更早的时候开始。自从她下嫁多尔衮,福临就总爱伤她的心,这一次更过分,连十一的女人都敢想着法子往宫里弄,要是有一天让博果儿看见了都不知道会出多大的乱子。
这一次她必须保住皇后,于是太后缓了口气道:“那依着皇帝看,贤妃受了委屈,该如何?”
胤禛道:“皇后一病数月,宫务混乱繁杂都落在皇额娘一人肩上,儿臣不忍皇额娘日夜操心。不如将宫务交给贤妃佟妃与宁妃共同打理,皇额娘以为如何?”
太后当然很不满。
皇帝要夺博尔济吉特氏对后宫的控制,交给满军旗下的妃子,这当然不可以!
最后太后与皇帝讨价还价,宫务暂时移交给贤妃佟妃与端妃襄理,皇后病愈归还。端妃是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佟妃因为宠爱薄薄也懂得与太后亲近,这个结果太后勉强能接受。
作者有话要说:四爷不懂温柔,没有把弟弟当女人,所以很多里那种呵护剧情不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