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依依决心用一种跟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尝试训练一下小意——从专业上评估一个演员的三种基本能力入手,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方案。
一个演员应该具备的三个基本能力:信念感,层次感,爆发力!首先是信念感的训练。通俗的说,信念感就是演员入戏是否够深的能力,也就是演员是否相信自己就是所演的这个人的能力。
信念感是区别业余和专业的分水线,是最基本的能力。不懂表演的人认为,自己是要“演”这个角色,而专业的演员则认为,自己根本就是这个角色。
依依先给小意设计了大量的动物模拟练习和无实物练习,让她不分昼夜的做。同时,她杀到文学组,拉了一个口才比较好的编剧出来,让他专职负责给小意讲花木兰的故事,各种民间传说的本。
小意听完了故事以后,让她写开掘规定情境的笔记,小意工工整整的写了一大本好几万字。
每天,两个人就在练功房里废寝忘食的做练习和搜集有关花木兰的一切。
依依知道,易青之所以看中小意,就是看中小意的本色质朴,所以小意只需要本色表演。这恰恰也符合表演学关于信念训练的基本要求。
所以依依从不告诉小意,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她只是告诉小意。你就是花木兰,花木兰的性格脾气,就跟你一模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地练习,小意从一开始对依依的这个论断半信半疑。渐渐变得深信不疑。有时候在走廊上走,受了依依交代的某个同事故意在后面喊她:“喂,木兰!”
小意一定会本能的回头,很自然地一脸询问的神色,望着这个人,好象在说,你找我有事吗——她相信自己就是穿着现代人衣服的花木兰。
第二项训练,是层次感的训练。层次感训练是演员训练中最难的。也可以说,专业学表演其实主要就是在练自己的层次感。一个四年本科课程,起码两年半是在练习演员的层次感。
一个没学过表演的正常人。让他走进一个茶水间,给自己泡杯咖啡,吹凉了然后喝下去——只要不是生活不能自理或者行为与智力有障碍。谁都能做到。
但是,现在如果告诉这个人,摄影机已经打开了。现在请你“演”一个某公司职员,走进自己公司茶水间去泡咖啡给自己喝,你演一个来看——同样的动作。预备开始之后,这人一定手不是手,脚不是脚。
因为一个人一旦开始“演”一个东西。当他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是个角色的时候,平时生活中地本能动作,都变成了需要思考的一个个步骤,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比如先倒水后放咖啡粉、忘了应该加几块糖、喝的时候不知道用什幺姿势,眼睛应该看哪里,手脚应该怎幺放松等等,一些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地笑话都会一一出现。
这就是所谓的本能丧失,层次感混乱。一个简单的泡咖啡尚且如此。要完成冗长复杂的剧情可能出现多少错误可想而知,一片电影拍摄过程中就是这幺来地。
所以层次感分明,先做什幺后做什幺,什幺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之下该做什幺,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演员要面对的全部问题。观众们俗称的演戏很“自然”,或者演戏很“假”,其实就是对演员表演层次感地一种评估,能够做到镜头前的层次感和生活中自己的行为层次感一样自然,可谓是大多数演员毕生追求的境界。
如果叫依依在十几天内把小意设计成一个层次感很强的好演员,无论演什幺角色都能层次分明,无疑是奢谈;但是只针对花木兰这一个角色就容易的多了。只要小意相信自己就是花木兰,然后让她对着剧本照本宣科就行了。
最后一关,是爆发力训练。
所谓爆发力,是演员层次感的一种附属能力。没有爆发力的演员演戏就象一杯白开水一样,看得人非常气闷。
世界电影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经典片段,都和演员精彩地爆发式表演分不开。
爆发力还非动态爆发和静态爆发。动态爆发好理解,静态爆发就象《英雄里陈道民老师表演的秦始皇那样,静静的坐在那里,仅仅用台词造型就营造出剑拔弩张的气势。看过这个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句,“三年前联手闯入宫中,三千铁甲竟不可挡!”还有那句“我要带领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这个就是静态爆发的魅力,能看的人心里非常激动。
演员的爆发力的掌握过程中,最难的不是爆发本身,反而是控制。要在适合适当的时候爆发,在所有的情绪和行动或台词积蓄到那个点上,符合观众的观赏yù_wàng的瞬间酣畅的爆发出来,然后及时而意犹未尽的收住,才是出色的爆发表演。
现在的偶像剧和言情剧里,有所谓的“吼派小生,,一个大男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青筋暴露的痛苦嘶喊,跟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一样,就属于失去控制力的爆发表演。
这种看似简单的能力,对训练小意来说,反而是最最困难的。
小意的性格,沉默寡言不说,还很孤僻且有点自闭。训练这种人的爆发力,简直是神仙也挠头的一项工程。
依依不禁想起当年在电影学院,有位同学也象小意一样腼腆不爱说话。老师就叫她每天早上出晨功的时候对着居民区的暖气管道狂喊:起床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