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压下脸上扭曲的表情,却抑制不住额头突突跳动的青筋,嗓音略带尖厉的开口:“听永琪说,他的伤都是拜端郡王所赐。没有端郡王教唆,他断不会行那等鲁莽之事,亦不会身残,是也不是?端郡王小小年纪心思如此恶毒,哀家要找他来好好问问。”到底做了那么久太后,心里再气恼却还保留了几分清明,知道朝臣不是她能随意说见便见的,还需征得乾隆同意。
若是往日,太后发话,乾隆无有不应,但今日,太后却偏偏触了他的逆鳞,令他压抑许久的不满顷刻间爆发出来。
“哼!皇额娘好好看看这岸边聚集的民众,听听他们感恩的声音!”乾隆猝然起身,大力推开太后身侧的窗户,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手指向岸边还未散去的民众冷声开口,表情严厉非常。
“你看看他们的欢呼都是为了谁?十二助朕清剿匪患,令他们得以安居,克善助朕追回灾银,惩治贪官,重建灾区,令他们得以乐业。两人出巡办差以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才有了朕今日的民心所向!皇额娘你再去问问永琪,这一段时日,他可有半点有助于朕,有助于百姓?他听信克善教唆?皇额娘您莫忘了永琪几岁,克善几岁!永琪二十出头,足足大了克善六七岁,这岁数是白长的?一个半大小孩的话他分毫不辨就信了?莫说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若是真,那也只能怪他自己无能,怨不得旁人!残了也好!咱们大清,咱们满洲皇室,不需要这样没脑子的废物!”
乾隆一番话狠辣无情,面对太后也是前所未有的森冷态度,直说的太后紧捏绣帕的手不停颤抖,心中涌起一阵阵寒意。
见太后脸色苍白,可脊背还挺得笔直,维持着自己身为太后的端严,乾隆尚觉不够,抿茶润喉,声音恢复了平缓,但语义却更加令太后战栗,“皇额娘,朕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您的儿子,您先是大清的太后,其次才是朕的母亲。作为太后,后宫的琐事您想管,朕无所谓,可您的手切莫伸的太长!克善是朕最看重的臣子,不日回京便会受封和硕端亲王,您因一个废物贝子问责于堂堂亲王,这是谁给您的权利?您又让朕的脸面往哪儿搁?您是否觉得后宫太过清闲想将手伸到朕的前朝?后宫干政是什么罪名,皇额娘莫要忘了。”
先是摆明彼此身份,警告太后的尊荣是因谁而来,再是赤·裸·裸,分毫不留情面的问罪,乾隆的这一番话彻底压弯了太后挺直的脊背,使她身形瞬间佝偻下来,心中的惊骇言语无法形容。
后宫干政?这是多大的罪名?哪怕她贵为太后,这个罪名上身,也足以让她从太后宝座上跌落,被幽禁冷宫孤苦而亡。这样严重的后果,她想也不敢想!顺风顺水了这么多年,被乾隆捧着,顺着,有求必应,她渐渐被权势迷了眼,忘却了自己的本分?是啊,她这太后的尊荣和权利怎么来的?还不是靠着皇帝的孝顺撑起来的?若没了皇帝的孝顺,她什么也不是!
想到这里,太后硬生生打了个寒颤,咽下喉头堵塞的惶恐,斟酌一番用词后方才小心翼翼的开口:“皇帝教训的是,哀家老了,对儿孙就看的重了,有时候难免想岔!这些事儿,哀家今后再也不问了。”
乾隆瞥一眼她惨白如纸的面色,满意的点头,但说出的话再次令太后打了个寒颤,“皇额娘能想通便好。您说的对,您确实老了,不宜成天为这些琐事操心,依朕看,您日后就安心在宫中吃斋念佛,这样对身体好。朕回京便着人将您慈宁宫中的佛堂彻底修葺一番,便于您日后诵经祷告。好了,您也累了,朕先行告退。”
甩袖,大步退出房门,瞥见门边站立,脸色难看的永琪,紫薇,小燕子三人,乾隆脚步一顿,不管三人听见多少残酷的话语,他视而不见,冷漠的离开。
听见也好,日后就彻底没了念想,安生的在贝子府中养老吧。
☆、出巡十九
乾隆一走,房中森冷的威压和煞气渐渐消散,太后长吁了口气,以手扶额,掩住面上的惊惶,身形佝偻的靠坐在榻边一动不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厢房中伺候的宫·女和嬷嬷们俱都垂头敛目,表情严肃,连大气儿都不敢喘。
“孙儿(孙女)见过皇玛嬷,皇玛嬷金安!”永琪,小燕子,紫薇三人在原地怔怔站立片刻,醒神后步履踯躅的进门,小心翼翼的开口问安,打破了房内诡异而沉闷的静默。
永琪腿脚不便,不能像紫薇和小燕子那样下跪,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之下略略躬身,算作行礼。
太后闻听他们请安的声音,猝然抬头,瞥见永琪的伤腿,又见到他极为敷衍的礼数,虽然知道他是碍于伤势,可之前被皇帝打压,警告,甚至是恐吓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急需找个突破口发泄,当即便红了眼,目光冷厉似箭,朝三人疾射而去。
“哀家有叫你们进来了吗?拜谒长辈,却不知道事先通报,且礼数敷衍,连膝也不弯,这是谁教你们的规矩?都给哀家出去!”她一开口就赶人,竟是对重伤在身的永琪视而不见,全无平日的半分慈祥和蔼。
这也不奇怪,太后对这三人本就抱着利用的心态,并没有什么真情义在里面,哪怕被她恩宠数十年的永琪,对她而言也只是一个精心培养出来的